索引号: | 035200004/2022-00001 | 信息分类: | 义务教育 |
发布机构: | beat365官方网站大全_旧版彩票365下载_mobile 365365051教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1-08-30 11:36 |
标题: | beat365官方网站大全_旧版彩票365下载_mobile 365365051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 文号: | 同教字〔2021〕81号 |
时效: |
beat365官方网站大全_旧版彩票365下载_mobile 365365051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丰富和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载体,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教政法(2016)16号)精神,结合实际,特制订本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遵循教育规律,统筹协调,广泛开展中小学法治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二、目的意义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针对当前学校法治教育存在的法律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模式单一、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以法治观念养成为中心,实践教学、探究学习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法治教育格局,提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是适应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要求变化,创新、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重要举措,是整合社会法治教育资源,推进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各中小学要高度重视,把实践基地建设作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依托实践基地广泛开展多样化的法治实践教育,使其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三、工作目标
通过法治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的开展,不断探索和实践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法治教育经验,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实现各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基地全覆盖,力争2021年底前各县区建成不少于1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四、创建标准
(一)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建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立。设立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场所,配备较为完善的法治宣传教育设施,确保一次性可容纳50人以上。及时编制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基地各项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台账资料,做到年初有计划、活动有记录、年终有总结。
(三)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充实。基地使用好法治教育的地方教材,支持学校研发校本教材。能够通过图片展播、动漫演示、多媒体教学、辅导讲座、实物展览等多种方式,展示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资料,并及时予以更新(可参考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http://qspfw.moe.gov.cn/;中国普法网http://www.legalinfo.gov.cn)。
(四)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丰富。长期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将法律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法治教育的总体计划,统筹安排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时间。充分发挥学校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的作用,用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法律;组织开展法治课优秀教案评选。能够有效开展新媒体教学、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五、评估认定
市教育局根据建设标准,对各县区基地建设进行检查评估。对符合条件的县(区)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给予确认。市直各学校也可主动申报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经过评估认定后,由教育局颁发“beat365官方网站大全_旧版彩票365下载_mobile 365365051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把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成立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进程和目标任务,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争取资金等方式,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稳步推进,务求实效。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需要,创建宣传长廊、模拟法庭和法治教室,结合青少年学生思想活动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普法教育实施方案,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三)整合资源,力求创新。各单位要根据自己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动员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充分发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建设。
(四)总结提高,积极推广。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创建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积极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和措施。要将活动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广泛宣传,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努力推动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提升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